“裝備制造業始終是我省的支柱產業,產業規模位居全國第六位?;魅思爸悄蘢氨?、數控機床、集成電路裝備等領域在全國具有重要地位?!本萘贍》⒄購透母鏤被峁ひ蕩ΥΤに瘴鬧醫檣?,作為新中國裝備制造業發展的搖籃,遼寧在發展裝備制造產業上擁有良好的產業基礎和科技優勢。
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,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了高質量發展階段。在此背景下,中國企業如何以質量鑄就品牌,以質量提升價值,助推“中國質造”的蝶變,成為當下熱議的話題。12月6日,“制造業高質量發展”網絡主題活動記者團走進東軟醫療系統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東軟),在總裁兼首席運營官江根苗的帶領下,回顧了東軟的“質造”時刻。
創新是制造業的靈魂。從制造到智造,制造業企業經歷了哪些改變?“制造業高質量發展”網絡主題活動還在進行中,中國制造業的故事越講越精彩,傳播君選取四個案例,帶你一窺中國“智”造。
東北有著極為富饒的土地資源,這里是中國的糧倉,每年產出全國超過1/5的糧食,大量的山珍、海味、漿果被運出東北,豐富著全國人民的餐桌;東北蘊藏著豐富的自然資源,石油、木材、煤炭等資源的“傾囊而出”,曾經支撐了整個國家建設最關鍵的時期;東北是中國現代工業的重中之重,1953年,乘著“一五計劃”發展重工業的“東風”,東北涌現出了一批戰略產業和標桿企業:讓中國摘掉“貧油國”帽子的大慶油田,規模巨大的計劃經濟典范“綿長工業區”,被稱為“中國鋼鐵工業的搖籃”的鞍鋼……數不勝數。而這樣的經歷,除了讓東北成為了共和國的工業基地,更是在東北工業制造企業身上打下了承擔國家發展責任的烙印。
為了探索形成交通強國建設的有效模式和路徑,交通運輸部日前確定首批13個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地區,并正在開展第二批交通強國建設試點申報工作。
日前,省科技廳發布2019年遼寧省新型創新主體備案名單,包括瞪羚獨角獸企業、新型研發機構、大企業平臺化和離岸創新中心等四大類173家新型創新主體。我省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,對這些新型創新主體實行備案管理,將其打造成我省新舊動能轉換、激發創新驅動內生動力的重要力量。
記者12月9日獲悉,由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我國首套柔性OLED機器人在國內企業成功應用,這是國產機器人首次進入高端柔性屏幕生產線,標志著我國成功突破國外技術壁壘,實現搬運柔性OLED關鍵器件環節國產化。
為提高基層干部的應急管理能力,日前,省應急管理廳會同省委組織部,在省委黨校舉辦了百余名市縣應急管理局長參加的能力提升研討班,并對全省近期和下一階段安全生產工作作出部署。
近日,農業農村部印發了《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先試支撐體系建設管理辦法(試行)》,我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、凌海市進入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先試支撐體系建設試點縣名單。
汽車尾氣排放造成的環境污染正日益加劇,地球石油資源也正在逐漸枯竭,在這種情況下,眾多國家在努力尋找一種既安全又環保的可替代能源。近年來,我國多家企業積極布局新能源汽車領域,加大技術革新力度推動產業發展。
圈撫順
今撫順
掌上撫順